关注特殊儿童发展 中美医师共论医教结合
9月11日上午,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、美国儿科学会主办的“关注特殊儿童发展——中美医教结合研讨会”在沪召开。来自上海、北京、香港、江苏、四川等地区和美国的医学医师、特殊教育医师约150人展开积极的交流研讨。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主席申昆玲、美国儿科学会主席Thomas MclNERNY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苏明分别为开幕式致辞。开幕式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尹后庆主持。
开幕式之后,上海交大医学院儿科教授、APP荣誉会员沈教授,美国儿科学会候任主席James PERRIN教授以及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依次就“在中国提出医教结合理念的背景与思考”、“美国医教结合实践”、“上海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”进行了主旨发言,向在场的医师和老师具体的介绍了“医教结合”在中国美两国,在上海的发展情况。
研讨会为期2天,中美特殊教育和医学医师将围绕“如何发挥儿科团队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作用”、“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支持与保障”、“教育机构(特教、普教)中慢病儿童的医教结合服务”、“社区、家庭中特殊儿童的医教结合服务”等专题深入开展交流研讨。
长期以来,上海市委、市政府把特殊教育作为社会公平和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,将特殊教育发展纳入教育事业整体规划,不断加大财政投入,优化办学条件,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。目前,上海已基本建立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,以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,以送教上门为补充,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衔接、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,基本满足了残疾学生的入学需求。
近年来,上海特殊教育借鉴先进经验,以医教结合为理念,整合教育、医学专业资源,为特殊儿童提供的教育、康复和保健服务。2009年,上海全面启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;2010年,“推进医教结合,提高特殊教育水平”成为特殊教育领域西南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;2012年,上海市召开特殊教育工作会议,提出上海特殊教育发展目标和医教结合的重点任务;2013年,上海特殊教育医教结合项目成为结题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。目前,上海正在深化医教结合,提升特殊教育内涵发展水平。上海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突破点在于:一是建立政府统一领导,教育、卫生、民政、残联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医教结合管理机制,实现特殊教育管理职能和公共政策的对接;二是深化医教相互渗透的课程改革,构建特殊儿童发现、诊断、评估、转介、安置运行机制,实现特殊儿童医教结合服务的全程化;三是形成市—区县—学校多层次互动的医教结合服务体系,为各类特殊儿童提供全面的医教结合服务;四是建设覆盖教育、卫生、残联的特殊教育信息共享平台,实现特殊教育机构、教师队伍、特殊儿童信息的全面连通和实时更新。
此次中美医教结合研讨会,将使上海特殊教育进一步增进交流,在互动中不断提高科学化、现代化水平。